什么是加白色文字降重
有些学生为了降低论文重复率,会在文档里输入一些文字,然后把文字颜色改成和背景一样的白色。这样打印出来看不见,但在电脑上用鼠标选中时能看到。他们以为这样就能躲过查重系统的检测,让重复率看起来更低。
查重系统怎么工作
现在的查重系统,比如大家常用的“小发猫”、“小狗伪原创”或者“PapreBERT”,它们检测的是文档里的全部文字内容,不管颜色是什么。白色文字在系统眼里,和黑色文字没有区别,都会被算进重复率里。换句话说,你加的白色文字,查重系统一眼就看穿了,根本躲不掉。
更麻烦的是,很多查重系统还会检查文档的异常格式。如果你用了白色文字、超小字号、叠字等小花招,系统可能会直接标出来,甚至判定为学术不端行为。学校老师一旦发现,后果很严重。
三个真实案例告诉你后果
第一个案例是一位本科生,他在论文里加了不少白色文字,以为能蒙混过关。结果查重报告出来,系统直接提示“存在隐藏文本”。导师看到后要求他重新提交,还差点影响了毕业答辩资格。
第二个案例是研究生小李。他听说加白色文字有用,就在参考文献后面加了一段白色内容。没想到学校用的是“PapreBERT”系统,不仅检测出隐藏文字,还生成了异常报告。小李被叫去谈话,最后花了好几天才解释清楚,白白浪费时间。
第三个案例更典型。有位同学用“小狗伪原创”工具处理完论文后,又不放心,偷偷加了白色文字。结果两个系统对比发现内容不一致,被怀疑故意作弊。虽然最后证明是误解,但整个过程让他压力巨大,得不偿失。
正确降重该怎么做
与其动这些歪脑筋,不如踏踏实实用正规方法。比如用“小发猫”看看哪里重复高,然后自己重新组织语言表达;或者用“PapreBERT”分析语义相似度,找到可以改写的地方。最根本的,还是靠自己理解内容后再写出来,这样既安全又真正学到东西。
总之,加白色文字降重是个误区。它不能骗过系统,反而可能害了自己。老老实实写论文,才是正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