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非攻制胜”是《三国志战略版》中一个辅助类被动战法,以其独特的减伤和反击机制受到部分玩家的关注。本文将详细介绍该战法的效果、适用武将以及实战中的使用技巧。
一、战法基本介绍
战法名称: 非攻制胜
战法类型: 辅助(被动)
发动概率: 100%(稳定触发)
效果描述: 战斗开始前2回合,自身受到伤害降低20%;从第3回合起,每次受到普通攻击时,对攻击者造成一次兵刃伤害(伤害率约为80%-100%,受武力影响)。
二、核心机制解析
该战法分为两个阶段:
1. 前期减伤: 前两回合提供高额减伤,适合在战斗初期站稳脚跟。
2. 后期反击: 第三回合起具备反伤能力,能有效克制依赖普攻输出的队伍(如吕布、关羽等)。
注意:非攻制胜的反击仅对普通攻击生效,无法反谋略伤害或主动战法伤害。
三、推荐适配武将
适合携带此战法的武将通常具备以下特点:高统率(提升减伤效果)、一定武力值(提升反击伤害)、生存能力强。
- 曹仁: 高统率+自带恢复,搭配非攻制胜可进一步强化坦度。
- 程普: 吴国肉盾,自带规避与控制,与非攻形成多重防御体系。
- 董卓: 自带倒戈与高兵力加成,配合反伤可打出持续压制。
四、阵容搭配建议
非攻制胜更适合出现在以防守反击为核心的慢速阵容中:
例如:
主将:貂蝉(控制+减防)
副将:吕布(主输出)
副将:程普(带“非攻制胜”+“御敌屏障”)—— 程普负责吸收伤害并反制敌方普攻单位,为吕布创造输出环境。
五、使用注意事项
- 避免给低武力武将携带,否则反击伤害过低。
- 面对谋略队或主动战法爆发队时效果有限。
- 可与“藤甲兵”、“御敌屏障”等减伤战法叠加,提升生存能力。